行業新聞
整合軸承行業骨干力量 全力追趕高速鐵路發展速度
中國軸協推進高速鐵路客車軸承研發工作會商會在京召開

為了做好高速鐵路客車軸承研發的協調、組織和推進工作,中國軸承工業協會于2010年7月20日在北京召開了推進高速鐵路客車軸承研發工作會商會。
洛陽軸承研究所所長吳宗彥、技術中心總工程師葉軍、高工郭向東,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龐碧濤、副總工程師兼技術中心常務副主任徐紹仁、研究所長謝興會,瓦房店軸承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兼技術中心常務副主任曲榮君、技術中心材料研究所所長莊泉、技術中心室鐵路軸承研究所所長宋世勇,哈爾濱軸承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何金光、技術中心副主任趙開禮、技術中心科長賈秋生,河南科技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馬偉、副院長薛玉君參加了會議。
會議特別邀請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專家刁克軍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高速精密重載軸承研發”項目組組長羅繼偉到會指導。
會議組織單位中國軸協理事長、名譽理事長、高級顧問、秘書長、副秘書長和專務委員參加了會議。
會議由中國軸協秘書長王全清主持。
中國軸協理事長劉恩時發表了講話。
劉恩時理事長首先對全國工業、機械工業和軸承行業的形勢進行了分析,他說:目前機械工業的形勢很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4%,其增速比全國工業平均水平的18.9%高出5.5個百分點,增速之高超出予期;軸承行業的發展速度更高,其主要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了37%以上。但我們應當看到,目前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極其復雜,經濟形勢的發展不容樂觀,在國家正處于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階段,我們要有充分的認識,要采取相應措施滿足迅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和重大裝備的配套。
目前我們正處在全面總結“十一五”規劃、科學制定“十二五”規劃的關鍵階段。我們要高度重視開發戰略性的新興產業,國家要求重大裝備專有技術要有突破,重大裝備的發展要能夠滿足國家經濟結構調整發展的步伐。此次會議的主題就是研究如何整合行業骨干力量,形成合力、加速科研,滿足高速鐵路這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同時這也是軸承行業“十二五”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
根據國家有關的政策和發展精神,機械工業“十二五”規劃的內涵概括為高端、創新、基礎、融合、綠色十個字。高端就是高端設備要有自主知識產權;創新就是要加速科研,進行技術創新;基礎就是要加強基礎工業建設;融合就是兩化融合;綠色就是節能環保。
劉恩時說:我們要推進高速鐵路軸承的研發工作,還要對高速鐵路建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提高認識,才能增加動力。目前,國家正處于后經濟危機時期,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階段,國家高度重視高速鐵路的發展。鐵路是我國經濟運行的大動脈,已擬定“四縱四橫”體系的提速發展規劃。滾動軸承作為高速鐵路運行的重要關鍵基礎件,加速科技研發,盡快實現國產化,滿足配套是勢在必行。
劉恩時在談到鐵路軸承現狀時說:目前洛軸所、哈、瓦、洛等企業都高度重視鐵路軸承的研發,也都有一定的進展,但遠遠滿足不了鐵路的發展速度。形勢要求我們要快速反映、采取措施,加快科研到產業化的進程。
分析了高速鐵路的形勢和現狀后,劉恩時針對高速鐵路的研發和國產化提出了要做到二個依靠,四個建立,實現五個一等措施和要求。
在劉恩時講話之后,中國軸協專務委員何加群教授介紹上高速鐵路軸承的結構和使用情況。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專家刁克軍克軍介紹了目前我國高速鐵路客車的型式、裝用軸承的類型等情況,并建議國產高速鐵路客車軸承的研發和產業化要循序漸進,先從時速200—250公里的高速鐵路客車軸承入手。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高速精密重載軸承研發”項目組組長羅繼偉介紹了項目參加單位對高速鐵路客車軸承的研發、樣品試制和試驗的情況。洛軸所和哈、瓦、洛代表分別介紹本企業高速鐵路軸承研發情況和下一步打算,對整合行業骨干力量進行聯合攻關表示支持,并提出了許多有見地的意見和建議。Z后,劉恩時理事長作了會議總結。
會議達成以下共識:
1、高速鐵路客車是屬于國家振興裝備制造業十六個關鍵領域的重大技術裝備。高速鐵路客車軸承是高科技產品,我國軸承行業的企業尚未進入這一領域。為了占領科技制高點,提升行業和企業整體技術水平,同時,為提高高速鐵路客車自主化水平作貢獻,我們必須加快高速鐵路客車軸承研發,盡早獲得鐵道部認可,進入這一領域。
2、高速鐵路客車軸承研發產業化工作十分艱巨,不能單靠各企業單打獨斗,必須充分發揮各企業的主動性、積極性并保護各企業專有生產工藝和知識產權的前提下,整合行業的力量,進行聯合研發攻關,取得鐵道部認可的高速鐵路客車軸承產品圖紙和技術條件,逐步實現產品配套。
3、中國軸承工業協會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和《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有責任做好高速鐵路客車軸承研發的協調、組織和推進工作。會議商定由中國軸協牽頭組織向鐵道部和國家有關部委請示匯報并進行經常性的聯絡工作。
會議還確定由洛陽軸承研究所牽頭組織高速鐵路客車軸承研發和技術攻關。并確定了聯合攻關工作的責任人。(中軸協)
發布時間:201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