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一起竊密案引發的產業反思
“每月的工資里多了100元錢,這是保密費。”在新昌縣雙菱汽車軸承有限公司從事技術工作的小李和公司簽訂了保密協議,根據協議,他要保守企業的各種商業秘密,同時也可以從公司拿到每月100元的保密費用。
不少新昌軸承企業已經開始著手商業秘密的保護,不僅采取了保密措施,而且和員工簽訂了保密協議。這緣于不久前的一起竊密案。
跳槽泄密
80后的小潘是企業里的技術人員,Z近遇到了麻煩。
事情還得從兩年多前開始講起。
2008年4月,小潘到新昌某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上班,剛到公司上班不久,小潘參與了公司“中型線自動化機床平面數據畫型圖紙”(即軸承套圈車削自動線)設計工作,該設計被列入浙江省省級新產品試制計劃。
為了防止這項設計被竊取,這家精密機械有限公司采取了電腦USB接口貼封條等措施。
小潘在參與設計的過程中,有機會接觸到圖紙,他便悄悄地把設計圖紙的電子版本發到自己的郵箱。
2009年6月,小潘找到公司負責人,表示自己“不適合現在的工作崗位”,辭職了。對商業秘密保護具有較強意識的這家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和小潘簽定了一份《保密義務、著作權及技術成果權利歸屬權承諾書》,約定了保密等事項。
幾天后,小潘便到新昌另外一家同樣從事軸承生產的機床設備有限公司上班,并在新公司的技術部工作。隨后,小潘對原先保留的某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的設計圖紙稍作修改,就交給了新公司,新公司隨即將圖紙交給外單位加工。
某精密機械有限公司隨后向有關部門舉報,工商部門對這起竊密案進行立案調查。期間,雙方當事人在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兩級法院打官司,兩級法院Z后認定竊密事實存在。在判決后,工商部門重啟調查,目前已經將調查結果告知雙方當事人。
面臨拐點
“我們還有多少核心技術?”在新昌采訪期間,不少軸承企業老總都憂心忡忡,前幾年雖然也賺了不少錢,在金融危機來臨的時候大部分企業也都挺過去了。但長期以來,新昌軸承存在的問題也開始暴露出來。
記者在新昌采訪時發現,作為塊狀經濟存在的軸承產業中,除了小部分龍頭企業外,大多仍是中小企業,產品上也較為單一。
“對于大多數中小規模的軸承企業來說,研發創新并不容易,一些創新的設計更多的是放在提高性能、延長使用壽命等方面。”一位要求匿名的軸承企業老總告訴記者,不少中小規模軸承企業主要生產的就是軸承套圈,是作為標準件的上游產品,所以在外觀設計上很難突破,但是可以提高耐磨度、延長使用時間等方面有所突破。
“偷技術、偷圖紙的事情以前也有發生過,但大家都沒怎么放在心上,因為說實話,大家生產的軸承也差不多,所以不太注重這一塊的保護。”這位人士表示,這次竊密案之所以影響較大,“就是因為我們這個行業面臨著一個拐點,再這樣低檔次發展已經不行了。”
借力轉型
“新昌軸承不少企業都有自己的商標,但是在銷售的時候卻往往打別人的品牌,檔次低、產品單一的問題比較突出。”新昌縣工商局局長李東海表示,經過調研,品牌和知識產權保護是工商部門在助動地方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的工作重點。
李東海表示,不保護商業秘密,就不能促動企業投入研發,就沒有轉型升級的動力。他舉例說,新昌當地有一家“皮爾軸承”,這家企業對保密的要求比較嚴格,保密的時間也比較長。“軸承企業有一個特點,研發投入大,但見效慢,如果在投入的過程中不注重保護秘密,對企業而言很可能就是一個致命的打擊,Z終導致的結果就是企業對于研發越來越沒有積極性,一個產業也就可能消沉。”、
記者從新昌縣有關部門了解到,新昌軸承產業一年的產值約在120億元,占全國的比重約10%—12%,只有40多萬人口的新昌縣,軸承行業的從業人員達5萬人。
起步于1969年的新昌軸承產業,經過40年的發展,已成為重要的民生產業和工業經濟支柱產業,并已形成成品軸承企業、配套企業和軸承裝備生產企業分工協作,企業、政府、部門、中介服務組織良性互動,充滿活力、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同時,也培育了五洲新春、皮爾、新軸、開源、三雄等一批有較強實力的骨干企業。今年初,新昌正式被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軸承之鄉”稱號,使新昌獲得了繼瓦房店“中國軸承之都”之后的第二張“國字號”軸承產業金名片。
為進一步提升軸承產業的發展,新昌縣委、縣政府對支持企業技術改造,鼓勵企業申報國家、省重點項目(專項),鼓勵企業開展技術攻關,減輕企業負擔等提出了相關意見。工商部門也已經出臺了扶持政策,并將在條件成熟時在推出新的扶持政策。
金融危機后的中國軸承工業出現持續產銷兩旺局面,軸承產品供不應求,但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不容置疑的事實也擺在了眼前——經濟環境的好轉,并沒有帶來企業用工荒的緩解,像軸承行業這樣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表現得尤為突出,如何改善勞資關系,如何升級改造軸承行業的傳統制造模式,如何提升產品附加值等諸多問題擺在了各經營者面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型、技術創新和裝備升級迫在眉睫,也給一批擁有自主創新能力,具有發展潛力的創新型中小規模企業帶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在這一波發展中,新昌軸承需要借力轉型。(來源:市場導報)
不少新昌軸承企業已經開始著手商業秘密的保護,不僅采取了保密措施,而且和員工簽訂了保密協議。這緣于不久前的一起竊密案。
跳槽泄密
80后的小潘是企業里的技術人員,Z近遇到了麻煩。
事情還得從兩年多前開始講起。
2008年4月,小潘到新昌某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上班,剛到公司上班不久,小潘參與了公司“中型線自動化機床平面數據畫型圖紙”(即軸承套圈車削自動線)設計工作,該設計被列入浙江省省級新產品試制計劃。
為了防止這項設計被竊取,這家精密機械有限公司采取了電腦USB接口貼封條等措施。
小潘在參與設計的過程中,有機會接觸到圖紙,他便悄悄地把設計圖紙的電子版本發到自己的郵箱。
2009年6月,小潘找到公司負責人,表示自己“不適合現在的工作崗位”,辭職了。對商業秘密保護具有較強意識的這家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和小潘簽定了一份《保密義務、著作權及技術成果權利歸屬權承諾書》,約定了保密等事項。
幾天后,小潘便到新昌另外一家同樣從事軸承生產的機床設備有限公司上班,并在新公司的技術部工作。隨后,小潘對原先保留的某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的設計圖紙稍作修改,就交給了新公司,新公司隨即將圖紙交給外單位加工。
某精密機械有限公司隨后向有關部門舉報,工商部門對這起竊密案進行立案調查。期間,雙方當事人在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兩級法院打官司,兩級法院Z后認定竊密事實存在。在判決后,工商部門重啟調查,目前已經將調查結果告知雙方當事人。
面臨拐點
“我們還有多少核心技術?”在新昌采訪期間,不少軸承企業老總都憂心忡忡,前幾年雖然也賺了不少錢,在金融危機來臨的時候大部分企業也都挺過去了。但長期以來,新昌軸承存在的問題也開始暴露出來。
記者在新昌采訪時發現,作為塊狀經濟存在的軸承產業中,除了小部分龍頭企業外,大多仍是中小企業,產品上也較為單一。
“對于大多數中小規模的軸承企業來說,研發創新并不容易,一些創新的設計更多的是放在提高性能、延長使用壽命等方面。”一位要求匿名的軸承企業老總告訴記者,不少中小規模軸承企業主要生產的就是軸承套圈,是作為標準件的上游產品,所以在外觀設計上很難突破,但是可以提高耐磨度、延長使用時間等方面有所突破。
“偷技術、偷圖紙的事情以前也有發生過,但大家都沒怎么放在心上,因為說實話,大家生產的軸承也差不多,所以不太注重這一塊的保護。”這位人士表示,這次竊密案之所以影響較大,“就是因為我們這個行業面臨著一個拐點,再這樣低檔次發展已經不行了。”
借力轉型
“新昌軸承不少企業都有自己的商標,但是在銷售的時候卻往往打別人的品牌,檔次低、產品單一的問題比較突出。”新昌縣工商局局長李東海表示,經過調研,品牌和知識產權保護是工商部門在助動地方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的工作重點。
李東海表示,不保護商業秘密,就不能促動企業投入研發,就沒有轉型升級的動力。他舉例說,新昌當地有一家“皮爾軸承”,這家企業對保密的要求比較嚴格,保密的時間也比較長。“軸承企業有一個特點,研發投入大,但見效慢,如果在投入的過程中不注重保護秘密,對企業而言很可能就是一個致命的打擊,Z終導致的結果就是企業對于研發越來越沒有積極性,一個產業也就可能消沉。”、
記者從新昌縣有關部門了解到,新昌軸承產業一年的產值約在120億元,占全國的比重約10%—12%,只有40多萬人口的新昌縣,軸承行業的從業人員達5萬人。
起步于1969年的新昌軸承產業,經過40年的發展,已成為重要的民生產業和工業經濟支柱產業,并已形成成品軸承企業、配套企業和軸承裝備生產企業分工協作,企業、政府、部門、中介服務組織良性互動,充滿活力、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同時,也培育了五洲新春、皮爾、新軸、開源、三雄等一批有較強實力的骨干企業。今年初,新昌正式被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軸承之鄉”稱號,使新昌獲得了繼瓦房店“中國軸承之都”之后的第二張“國字號”軸承產業金名片。
為進一步提升軸承產業的發展,新昌縣委、縣政府對支持企業技術改造,鼓勵企業申報國家、省重點項目(專項),鼓勵企業開展技術攻關,減輕企業負擔等提出了相關意見。工商部門也已經出臺了扶持政策,并將在條件成熟時在推出新的扶持政策。
金融危機后的中國軸承工業出現持續產銷兩旺局面,軸承產品供不應求,但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不容置疑的事實也擺在了眼前——經濟環境的好轉,并沒有帶來企業用工荒的緩解,像軸承行業這樣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表現得尤為突出,如何改善勞資關系,如何升級改造軸承行業的傳統制造模式,如何提升產品附加值等諸多問題擺在了各經營者面前。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型、技術創新和裝備升級迫在眉睫,也給一批擁有自主創新能力,具有發展潛力的創新型中小規模企業帶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在這一波發展中,新昌軸承需要借力轉型。(來源:市場導報)
發布時間:201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