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不強,裝備不強!
具有競爭力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怎樣建成?
裝備制造業母機——機床產業如何擔負起產業支撐、行業引領的歷史使命?站上嶄新的歷史舞臺和產業平臺,鐵西區正書寫著怎樣的恢弘跨越?就在今天,2010年11月10日,一場堪稱國內外機床行業的“豪門盛宴”在鐵西擺開筵席,來自近200家國內外機床領軍企業的300余位客商濟濟一堂,共商機床產業大事,共筑千億產業集群。就在今天,鐵西正舉全區之力、凝全區之意,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前所未有的干勁、前所未有的智慧、前所未有的舉措,加速構建世界上規模Z大、創新能力Z強、核心競爭力Z強的機床產業基地、研發中心和交易中心。2020年,一個產出超千億的機床產業集群將在沈陽鐵西卓然誕生。
OEM 沈陽機床大拋“繡球”
稱這是一場機床行業的“豪門盛宴”,一點都不為過。
11月10日,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奉達大廈蓬蓽生輝,沈陽機床集團普通機床OEM項目暨機床產業集群招商發布會在這里隆重舉行。
德國霄特刀具有限公司、德國MAPAL集團、德國BAHR公司、德國貝靈格機床有限公司、德國HPTech公司、法國ISI機械集團、法國阿克泰姆工業自動化公司、日本精工(沈陽)公司、安川電機(沈陽)公司、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臺灣百大精密工業、廈門鍛壓機床有限公司、福建三明機床有限責任公司、寧波德威機械有限公司……近200家國內外機床行業領軍企業均派出主要負責人出席,引領行業方向的機床業界巨臂濟濟一堂。
如此豪華的參會陣容,襯托出的是鐵西機床產業的強大實力。
作為中國機床行業領軍企業,此次沈陽機床集團將立足沈陽面向全國、全球進行招商,通過OEM方式把總經濟規模為55億元的3個普通機床產品系列生產轉移出去,使每個項目擁有至少兩家承接制造商。
鐵西區在寶馬工業園周邊規劃建設7.3平方公里的機床產業園,重點承接沈陽機床集團普通車床OEM產能轉移,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普通機床的OEM方式社會化制造,形成一套社會化普通機床制造產業體系。
這樣一來,企業的經營方式將由過去單純產品經營向產品、品牌、技術、服務等經營一體化轉變;由“大而全”全鏈條的制造模式向以高精度加工與集成為主的新型制造模式轉變。
這一具有標志性的舉措意味著:通過這樣的方式,在未來5年,沈陽機床集團的產品結構將發生根本轉變——數控機床的產品銷售將達到總量的80%。
沈陽機床集團率先采用OEM方式,是調整產品結構、提升產品質量的必然選擇。
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董峰認為:這樣一次變革,將整體提升鐵西乃至沈陽的裝備制造業配套加工能力,對加快沈陽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聚集區建設、打造世界級千億產業集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必將起到十分巨大的推動作用。
一份曙光初現的捷報——鐵西機床10個月產出180億
這樣的建設速度令人驚嘆:
今年1至10月份,鐵西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854.9億元,增長20.7%。以機床產業等五大千億產業集群為核心的主導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對工業經濟總體增長帶動作用顯著。其中,機床及功能部件完成180億元,增長28%。
截至目前,鐵西區已經建成機床主機企業16家、功能部件制造企業23家;有在建機床主機企業7家、功能部件制造企業16家;有在談機床主機企業27家、功能部件制造企業65家。
這樣的恢弘藍圖令人期待:
2010年底,鐵西區機床主機企業將達到 50家,2011年達到 100家。2012年機床產業產值將達到400億元。到2015年,鐵西區機床主機企業戶數將達到200戶,產值將突破600億元。預計將用10年左右時間,一個產業超千億的機床產業集群將在沈陽誕生。
建設具有競爭力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做強做大機床產業是先決條件之一。
國家領導人每到沈陽必到鐵西,每到鐵西必看機床。做強做大機床產業,正是企業所盼、行業所需、產業所期、鐵西所能。
在持續推進的鐵西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振興進程當中,加速機床產業建設始終擺在區域發展重中之重的位置。
去年12月,《沈陽鐵西裝備制造業示范區產業發展規劃》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上升為國家戰略。國家發改委批復一個城區的產業規劃,這一史無前例的舉動,再次印證了沈陽鐵西裝備制造業對于國家產業整體發展的重要意義。
今年4月,國務院正式批準設立沈陽經濟區作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先進裝備制造等九大新興產業將成為國家政策支持的重點。這預示著沈陽鐵西將成為先進裝備制造業項目新一輪聚集的產業洼地和項目高地。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構筑具有競爭力的國家重要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的產業支撐——92125發展格局全速拉開。
鐵西區明確,將重點發展數控機床、通用石化裝備、重礦機械、輸變電裝備、工程機械、汽車零部件、新能源裝備、環保設備和農業機械等9大主導產業;打造20個世界級企業;引進研制100個世界級產品;培育20個基礎產業集群;建設公共制造、公共研發、金融服務、現代物流、人才培養等5個公共服務平臺。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生活中重大的、具有中長期影響意義的、從中央到地方第十二個五年規劃陸續推出,轉變發展方式已經成為各級政府、各個規劃不可回避的Z重要主題。
專家分析,這一主題將對中國機床工業今后長遠發展產生巨大作用,甚至可能影響到高中檔機床在全球的布局。
建設具有競爭力的國家重要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重工業之城沈陽的歷史使命卓然躍現,實現裝備制造業 “母機”——機床產業的全面提質升級,鐵西行動,刻不容緩。
一個矢志不渝的信念——全區之力力擎千億產業集群
建設具有競爭力的先進裝備制造基地,全面提升機床產業,已經成為鐵西區上上下下的共同意志和自覺行動。
鐵西區舉全區之力、凝全區之意,統一思想,統一行動,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五大班子齊上陣,各率一隊 “人馬”,每個領導都親擔指標,全力推進機床產業發展壯大。
鐵西人穩扎穩打,科學布局,加大土地供給、政策扶持、項目服務力度,做強、做優、做大產業存量,規劃、扶持、發掘產業增量,全面縱深提升產業增加值、附加值,全力以赴引領國內機床行業加速邁向世界產業基地。
一方面“深耕”歐美市場,另一方面“細作”日本、中國臺灣市場,一對一、挨家挨戶走訪知名的機床行業領軍型企業——兩年多來,沈陽市、鐵西區組成近10個國內外專業招商團隊,召開數十場招商會、推介會,機床產業發展建設收獲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截至目前,鐵西區內已建成機床企業39戶,其中,主機制造業有16戶,代表企業有:沈陽機床集團、沈陽菲迪亞、沈陽百大精密等;功能部件制造企業有23戶,代表企業有:沈陽田中精密機械、SEW傳動、沈陽聯合液壓件、沈陽晟威、沈陽施博達等。此外還有在建機床主機及功能部件制造企業20余戶,在談機床主機及功能部件制造企業近百余戶。多個涉及全球機床行業“霸主”的投資項目,正在密切洽談、實質推進當中。
與此同時,鐵西人清醒地認識到,要發展機床主機,必須首先發展為主機配套的功能部件。裝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與其配套的基礎產業的快速跟進,基礎產業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礎功能零部件的制造水平代表著整機的制造水平。
方向、目標已經明確,鐵西區加緊行動,攻克機床產業發展難關。
通過招商引資、搬遷改造、企業重組、產業集中等方式,鐵西區大力度推進基礎產業集群建設,基礎配套產業集群得到較快發展。目前,鐵西裝備制造業聚集區內以沈陽鑄鍛產業園、儀器儀表、模具及壓鑄件等為代表的基礎產業集群企業戶數已達500戶,聚集區基礎產業集群已具有一定規模。
以沈陽機床集團為依托,鐵西區將重點發展中高檔數控系統、數控刀架、刀庫、萬能銑頭、數控轉臺、數控機床防護件等,建成國家Z大的數控機床研制基地;以沈陽機床集團為主體,鐵西區將聯合國內外優勢科研院所,構建全新的開放型自主創新體系,形成產品開發戰略聯盟、產學研合作聯盟。
2012年,一座具備630臺年產量的重大型數控機床生產基地將在鐵西建成。同時,一個專門為機床基地各中小企業提供專業化的機床檢測、試驗、展示、展銷、技術改進和管理提升、信息化交流等服務的沈陽鐵西機床企業技術服務中心,也將適時運轉起來。
日前,日本精工、安川電機等知名企業相繼在鐵西建廠、投產,為沈陽機床和其它企業就地提供絲杠、導軌、軸承和電機等配套產品;罕王精密軸承、罕王制鋼、日本精工NSK軸承等一批大項目接連落地、開工,支撐產業騰飛,填補產業空白……
蓄勢勁發,高點起跳,一個高端定位、高速推進的化機床產業集群,正在鐵西區疾速壯大。
一次旌旗獵獵的集結——機床巨子決戰世界產業巔峰
今年7月,在投資1億美元建設絲杠生產項目后,日本精工公司一年內再度在鐵西建廠,再投資1億美元建設一座大型軸承生產基地。該項目是日本在中國建設的個大型軸承生產企業,2014年產值將達到2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億元。
同月,位于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安川電機(沈陽)有限公司正式竣工投產。該項目投資總額6000萬美元,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企業員工約1000人。其所生產的伺服電機作為精密數控機床加工中心、機器人等各種設備裝置的重要部件,將廣泛用于沈陽機床集團及眾多機器人、自動控制裝置生產企業,同時部分產品出口日本,年可生產世界頂級伺服電機45萬套,年產值約35億元人民幣。
8月,總投資達20億元人民幣的沈陽罕王精密軸承大型精密軸承項目在鐵西奠基開工。據介紹,項目一期主要建設特大型軸承廠、大型軸承廠、精密軸承廠、熱處理廠等,項目一期投產達標后,將年產大型精密軸承119.42萬套,實現產值163114萬元、利稅39398萬元。
看似繁蕪的項目數據背后,實際記錄和彰顯的是鐵西機床產業緊若鼓點的發展步伐。
被稱為“中國機床產業之鄉”的沈陽鐵西,有著深遠而雄厚的機床產業基礎。 “一五”時期,在蘇聯專家建議下,國家對部分機修廠進行改造并新建了一些企業,其中有18家企業被確定為機床生產的重點骨干企業,被冠名為機床行業“十八羅漢”。在當年的這一行業領軍隊伍中,沈陽機床廠、沈陽第二機床廠、沈陽第三機床廠分別獲譽 “降龍羅漢”、“坐鹿羅漢”和“舉缽羅漢”。
走過沉寂、崛起與重生,由沈陽原三大機床廠重組而成的沈陽機床 (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沈陽機床集團),再度成為中國機床行業的“掌門人”。
目前,沈陽機床集團的產品,正突破發達國家的壟斷,全面支撐中國制造。其所生產的數控機床、大型裝備、成套生產線、核心功能部件等4大類、300多個品種、千余種規格的產品,市場覆蓋全國,并出口到80多個國家和地區,機床產銷量、市場占有率均居國內同行業之首。
我國機床工具行業權威雜志 《機床工具信息》根據2008年以來相關數據統計,公布了由行業內評選出的“新十八羅漢”,這18家企業無論是規模還是技術,都代表了我國機床行業目前的Z高水平。在這一全新的業界榜單中,以數控機床、車床、鉆床為拳頭產品的沈陽機床集團位列 “新十八羅漢”之首,被封為“坐鹿羅漢”。
履踐技術、管理、經營三位一體的創新模式,沈陽機床集團躋身世界機床企業前三強的發展目標提前5年全面實現。業內專家分析,以這樣的建設發展速度,今年年底,沈陽機床集團產值、銷售額將穩居世界第二位。
領軍中國機床行業開啟自主創新新時代,沈陽機床問鼎行業龍頭、跨越世界產業巔峰的步伐正加速、加速、再加速!
■鐵西機床產業優惠政策
標準廠房量身定制
政府今年將建設10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為前來投資興業的企業量身定做,可租可買。
設立專項獎勵基金
區財政每年將安排5億元資金作為入區項目發展獎勵基金,根據入區項目投資額度大小,給予不同額度的固定資產、技術改造貸款貼息。
鼓勵企業并購國外科技型企業及引進國外科技型團隊
對并購國外科技型企業、引進國外科技型團隊;并購海外非科技型企業等項目,給予一定比例獎勵或補貼。
提供功能完善的公共平臺服務
涉及產品研發、加工、物流、人力資源等方面。
協助企業申請政策支持
凡入區企業,政府將為企業爭取國債、省“遼寧沿海經濟帶”固定資產貸款貼息、技改專項資金、科技專項資金、省市工業發展基金、高新企業認定等優惠政策。(遼寧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