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回眸十一五:“大連制造”蝶化“大連創造”
“十一五”期間,通過持續的自主創新,大連市工業經濟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傳統優勢產業升級換代,戰略性新興產業異軍突起,以傳統加工制造為主的工業經濟體系正在向由高新技術主導的“創造型經濟”加快轉型。
記者:“這兩臺設備都是大連華銳重工數控設備公司生產的龍門式數控切割機,雖然從外形上看它們是差不多的,但其中Z重要的部件數控控制系統也就是“大腦部分”卻是截然不同的,這臺是從德國海寶公司采購的,而這臺是完全由公司自主研發的,恰恰是這樣一種替代,產品的利潤空間和附加值都大幅提升。”
今年10月,華銳數控公司自主研發的數控系統實現批量投產,替代進口,使整機成本降低一萬元以上;此前一直從國外采購整機的多家國內公司,開始轉為采購華銳數控的設備。數控系統的獨立應用,預計今后每年可實現產值2000多萬元,成為公司未來Z大的利潤增長點。就在5年前,公司還只是國外企業的“小跟班”,干80%的活,賺20%的錢;如今通過自主研發,他們已從無名小卒躍升為國內行業龍頭。
五年來,通過集成創新,重工起重、瓦軸、大機床等重點企業紛紛實現從“大連制造”到“大連創造”的轉身,“大型船舶、船用曲軸、精密軸承、高檔數控機床、大功率電力機車”等重點產品不斷升級換代,工業經濟質量和抗風險能力顯著提高。
與此同時,自主創新還推動新能源汽車、風電、核電、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未來2到3年大連市新興產業規模有望超過傳統產業。近日,由大連天元電機自主研制的國內首臺5兆瓦風力發電/電機發往用戶裝機運行,在全國近3000家電機生產企業中,只有天元電機能制造。
大連天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風電室主任 梁君聲:“提升到5兆瓦這個臺階很難跨過,需要你這個企業本身有很深的技術積累,標志著我們在風力發電機行業的話語權越來越強。”
五年前,天元電機率先進軍新能源領域時被稱為“燒錢”,公司累計的研發投入達上千萬元;而就在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傳統機械產品訂單嚴重萎縮之時,新產品卻開始發力:以風電電機為主的新能源產品訂單逆勢上揚,目前對公司銷售收入的貢獻率已達到80%。
大連天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賈永波:“應該說我們這幾年都是在30%以上的增長,而且還帶動了給我們配套企業產業鏈的擴大。”
“十一五”期間,大連市工業經濟自主創新碩果累累:
2006年5月,大連船舶重工集團在國內率先研制首座400英尺自升式鉆井平臺;
2007年3月,大連重工·起重集團研制出國內首臺百萬千瓦核電站用核島環行起重機;
2007年4月,大連機床集團研制的國內首臺五軸聯動龍門式加工中心亮相中國機床展;
2009年10月,國內首臺650立升密閉式煉膠機在大連橡膠塑料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成功;
2010年9月,國內首套5兆瓦風機變槳軸承在瓦軸集團出產;
截至2009年年底,大連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6165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1733.1億元,提前兩年完成“十一五”目標。
五年間,全市工業企業累計開發新產品7000多項,組織實施國家創新能力建設項目8項,支持產業技術創新項目411項。
全市新增國家和省市認定企業技術中心63戶,截至2009年年底全市擁有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01戶,數量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名列前茅;前四年,全市累計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1,272億元,是“十五”期間總量的2.7倍。(大連新聞)
記者:“這兩臺設備都是大連華銳重工數控設備公司生產的龍門式數控切割機,雖然從外形上看它們是差不多的,但其中Z重要的部件數控控制系統也就是“大腦部分”卻是截然不同的,這臺是從德國海寶公司采購的,而這臺是完全由公司自主研發的,恰恰是這樣一種替代,產品的利潤空間和附加值都大幅提升。”
今年10月,華銳數控公司自主研發的數控系統實現批量投產,替代進口,使整機成本降低一萬元以上;此前一直從國外采購整機的多家國內公司,開始轉為采購華銳數控的設備。數控系統的獨立應用,預計今后每年可實現產值2000多萬元,成為公司未來Z大的利潤增長點。就在5年前,公司還只是國外企業的“小跟班”,干80%的活,賺20%的錢;如今通過自主研發,他們已從無名小卒躍升為國內行業龍頭。
五年來,通過集成創新,重工起重、瓦軸、大機床等重點企業紛紛實現從“大連制造”到“大連創造”的轉身,“大型船舶、船用曲軸、精密軸承、高檔數控機床、大功率電力機車”等重點產品不斷升級換代,工業經濟質量和抗風險能力顯著提高。
與此同時,自主創新還推動新能源汽車、風電、核電、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未來2到3年大連市新興產業規模有望超過傳統產業。近日,由大連天元電機自主研制的國內首臺5兆瓦風力發電/電機發往用戶裝機運行,在全國近3000家電機生產企業中,只有天元電機能制造。
大連天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風電室主任 梁君聲:“提升到5兆瓦這個臺階很難跨過,需要你這個企業本身有很深的技術積累,標志著我們在風力發電機行業的話語權越來越強。”
五年前,天元電機率先進軍新能源領域時被稱為“燒錢”,公司累計的研發投入達上千萬元;而就在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傳統機械產品訂單嚴重萎縮之時,新產品卻開始發力:以風電電機為主的新能源產品訂單逆勢上揚,目前對公司銷售收入的貢獻率已達到80%。
大連天元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賈永波:“應該說我們這幾年都是在30%以上的增長,而且還帶動了給我們配套企業產業鏈的擴大。”
“十一五”期間,大連市工業經濟自主創新碩果累累:
2006年5月,大連船舶重工集團在國內率先研制首座400英尺自升式鉆井平臺;
2007年3月,大連重工·起重集團研制出國內首臺百萬千瓦核電站用核島環行起重機;
2007年4月,大連機床集團研制的國內首臺五軸聯動龍門式加工中心亮相中國機床展;
2009年10月,國內首臺650立升密閉式煉膠機在大連橡膠塑料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成功;
2010年9月,國內首套5兆瓦風機變槳軸承在瓦軸集團出產;
截至2009年年底,大連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6165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1733.1億元,提前兩年完成“十一五”目標。
五年間,全市工業企業累計開發新產品7000多項,組織實施國家創新能力建設項目8項,支持產業技術創新項目411項。
全市新增國家和省市認定企業技術中心63戶,截至2009年年底全市擁有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01戶,數量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名列前茅;前四年,全市累計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1,272億元,是“十五”期間總量的2.7倍。(大連新聞)
發布時間:2010-12-07